蔡校長的理念總是能給我新的動機,其中之一是要「知道遊戲規則,做到比別人預期更好的準備」。
目前的我不在醫學中心,想要維持火力十足,就是要常常閱讀文獻、看 paper。
沒有同儕的督促下很容易怠惰,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自己比,做幾件超越自己的事情,其中之一就是靠自己、利用資料庫文獻,再寫個論文出來,最適合我的文體大概非統合分析(meta-analysis)莫屬了。
儘管手邊已經準備了一些資料、過去也學了這麼多的文獻評讀,當發現統合分析又是另外一個統計的世界,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開始的瞬間,就足以讓人想打道回府。
近期從一些老師的閒聊中,得知現在面試住院醫師的時候,已經常常看到有些 PGY、甚至 clerk 就已經在寫 meta-analysis 了,這技能好像已經變成必備,一方面感到時不我予之外,一方面也感覺到被後浪往前推,必須要趕緊求進步的動力。
【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,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!】
⠀⠀
✓ Meta-analysis 研究規劃技巧:以指定論文為例
✓ 拆解論文架構:照這樣做,最容易。
✓ 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:Meta-analysis 重要數值
✓ 互動實作時間:完成一套 Meta-analysis 圖表
✓ 我是怎麼搜尋文獻的:以發表為導向
✓ Meta-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
✓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:減少卡關,邁向成功。
⠀⠀
🚩 無經費、無資源者的起步首選
⠀⠀
最新梯次|7 / 31(六)統合分析工作坊
瞭解課程|https://meta-analysis.innovarad.tw/event/
[快訊] 蔡宗佑醫師團隊,關於口腔癌淋巴結的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,獲 The Laryngoscope 刊登!
[快訊] 羅乾鳴醫師團隊,關於食道切除術使用單腔氣管內管之統合分析,獲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刊登!
[快訊] 許智維醫師團隊,關於出生月與心理疾患關聯之健保資料庫與統合分析研究,獲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刊登!
[快訊] 楊大緯醫師團隊,關於 X 光偵測上消化道異物之統合分析,獲 Diagnostics 刊登!
[快訊] 黃暉凱醫師團隊,關於 COVID-19 患者,BMI 與死亡率成 J 型關聯的統合分析,以致編者信形式,獲 Diabetes, Obesity & Metabolism 刊登!
⠀⠀⠀⠀
《#統合分析工作坊》,就是根據「統計不同」與「資源較少」,所提出的 solution。用新思惟一貫的高品質課程規劃,與高效率教學方法,加上廣獲好評的互動實作,以往的三大研究課程,已經帶出非常多學術起飛的校友。
⠀⠀
🎖 【年度回顧】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,2020 年共 689 篇論文發表!
🎖 2021 年 4 月新思惟校友總計 96 篇發表,其中 11 位是首篇論文發表!
⠀⠀
無論你是想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,或是想提高論文量產的資深老手,現在正是把握 meta-analysis 的好時機!
越來越多年輕醫師,願意在繁忙訓練的同時,盡早奠定研究基礎、學會寫作技能,讓自己往後的醫學職涯,邁向更好的發展。⠀⠀
【學員評價】
真希望在醫學生或實習醫師時期就有機會上新思惟。
上完課,馬上就可以開始寫統合分析!
跟著講師的經驗走,這條路,最短、最快!
經驗豐富的講者,才能把複雜概念簡單化!
我要發表|7 / 31(六)統合分析工作坊
立即報名|https://meta-analysis.innovarad.tw/event/